近日,一则“八旬老人被拔9颗牙险丧命”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年龄增长,不少老年人为“牙”所困,牙齿松动、脱落、残根等问题,严重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种植牙作为一种先进的修复技术,可以帮助恢复咀嚼功能、改善发音,提高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成为自己的“目标客户”,一些不良机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常在超市、菜场、小区门口摆摊设点,用“上午种牙,当晚吃饭”的话术,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以“免费口腔检查”为诱饵,吸引老年人看牙。一旦老人上钩,便开始夸大老人牙齿问题的严重性,把常见的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正常老化现象,描绘成危及生命健康的重大隐患,制造恐慌,吓唬老人。
拔牙种牙虽然不是什么大手术,但只要涉及手术就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将风险降到最低。相关医疗专家指出,业内普遍遵循“单次拔牙不超过2颗”的审慎原则。对高龄患者尤需严格评估,全面且精准地掌握其健康状况,以衡量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然而,个别不良牙医为了牟利,罔顾八旬老人身体状况,一次性拔除9颗牙齿,导致老人在术后陷入生命垂危的境地,险些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老年人掉入拔牙种牙“黑洞”,危害不可小觑。老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钱被坑、被骗,给本就不宽裕的晚年生活蒙上阴影;不规范的拔牙种牙操作极易引发感染、疼痛、牙槽骨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更为关键的是,老人上当受骗后,精神上遭受极大打击,往往会陷入自责、焦虑和恐惧之中,对社会和他人失去信任。
让老人远离这些“黑洞”,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应联合执法,加大对口腔医疗市场的整治力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于那些在超市、菜场、社区推广的机构,要对其医疗资质以及广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过度医疗等违法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社区和家庭应承担起关爱老人的责任,可通过定期组织口腔健康知识讲座,普及正确的口腔保健和就医常识,提高老年人医疗知识水平和防骗意识。子女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陪伴老人就医,协助他们甄别各类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
近日,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优秀展览会评选结果,由国药励展主办的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CECN)凭借其在展会规模、国际化水平、行业影响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斩获这一殊荣。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