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走进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敬老院,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院区路面、形态各异的绿化景观、品种多样的蔬菜,还有与绿植融为一体的休闲长廊。老人们或悠闲地坐在连廊上交流,或不紧不慢地在翻耕着菜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我们敬老院入住的都是‘五?;А先耍俏薅夼?,年龄大了生活没法保障就可以申请到这里来。年龄从50岁到89岁都有,目前入住26人。”寄料镇敬老院负责人杜春怡说。
广场上,在春日的暖阳下,院区工作人员正带领老人们做手舞操。“我们每天都会带领老人们做游戏、整理内务,让他们动起来,老年人最怕不活动,时间长了身体很容易出问题。”杜春怡说,为了让这些“五保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工作人员还会带领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到菜园进行适当的田间劳动。
“这是我们的房间,两人一间,每天工作人员都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晚上还会为我们打来温水泡脚。他们照顾得很周到,我们住得也很舒心?!?6岁的李明林是入住这里的老人之一,走进他的房间,屋内地面和床铺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而且房间没有异味。
“农村老人都喜欢吃家常饭,我们院会保证老人们一周三顿有肉,蛋类每天都有补充,水果和奶每天也都会供应?!痹谠呵浚拿蟪嗽闭谶γ嫣??!爸形绺先嗣亲隼堂嫣酰颐敲刻於蓟嵴髑罄先嗣堑囊饧?,做他们喜欢吃的饭食?!惫ぷ魅嗽彼?。
据了解,为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汝州市还吸纳社会力量,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养老服务企业运营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保障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营,为有需求的老年村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在该市寄料镇北周庄村的坡地上,汝州市氧林雅居苑养老服务中心——一座私营农村新型养老中心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营。
“我们这所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建设有50个房间,100张床位,每个房间都配备独立卫生间、床位呼叫器等设施。”该中心总经理张宗帅介绍,在完善住室各项功能的基础上,中心还配备餐厅、娱乐室、康复理疗室、健身休闲区等功能区域。
“目前有12名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工全天候为入住老人服务,入住人数32人,除本村和周边乡镇的老人外,外县的老人也慕名前来。”张宗帅介绍,该中心运行以来,在满足区域内供养人员供养需求的基础上,将养老服务触角向周边县镇村延伸,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全方位、专业化养老服务。
独居老人可以去养老机构,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怎么解决?温泉镇朱寨村的“幸福院”给出了答案。
上午8时许,朱寨村党支部书记朱学卫来到村里的幸福院,打开各功能室的屋门,招呼已经在等候的几位老人进屋坐下?!靶腋T好刻於蓟岚词笨?,这里设置有娱乐室、图书阅览室、休息室等功能室。每天都有20多名村里的老人在这里休闲娱乐?!敝煅浪?。
“为方便村中老人就餐,特别是留守老人,我们还在幸福院旁边建设了‘百姓大食堂’。老人们在这里办卡就餐,70岁以上充值100元,村集体补贴100元,80岁以上老人充100元补贴150元,算下来,他们平均每顿饭不到5元钱?!本葜煅澜樯?,大食堂提供的午餐一周每天都不重样,有肉片汤、焖面、饺子、面条等,老人们都很喜欢在这里就餐。
为补齐村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短板,汝州市民政部门以人口密集村为主,筛选出村集体条件好的村,利用老旧小学、村室等公共资源,改造成村级农村幸福院,主要为村里老年人提供日?;疃⒂槔?、用餐、短期托管等为老服务。目前像这样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幸福院,该市有18家。
据了解,汝州市现有公办、民办养老机构36家,共有床位3066个,入住老人1415人,从业人员409人。该市以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村)、小区,分散式布局若干个养老服务站点,形成“综合体+”普惠养老网络体系。同时,优化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推进市、乡镇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付一点”的资金筹措模式,从而保障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张昭琼的公益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
近日,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优秀展览会评选结果,由国药励展主办的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CECN)凭借其在展会规模、国际化水平、行业影响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斩获这一殊荣。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