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过的话、拿起的东西转头就忘,身边的亲人也慢慢变成了陌生人,逐渐失去自理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如同一块悄然擦去记忆的橡皮,让我国近1700万老人与家庭陷入困境。
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央视新闻推出健康公开课《看见阿尔茨海默》,节目邀请了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以及北京大学教授胡泳、患者家庭代表等,共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现实挑战与未来希望,呼吁社会更多关注与理解。
防线前置:以“三早”生态抢占干预黄金窗口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复杂、严重智力致残的神经变性疾病,其残酷之处,在于“不可逆”的病程。目前尚无药物能逆转脑部损伤,这使得“预防重于治疗”成为全球共识。
在现场直播中,贾建平教授介绍,其团队在3万人群、20年随访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在症状出现前18年,血液里就已经能检测到异常变化。这一发现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国约3亿老年人提供了在无症状期识别风险、把握最佳干预窗口的方法——早预防、早干预、全面管理。经研究验证,如果能够抓住黄金干预期,能使痴呆患病率降低60%以上。这也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已不再只是一个医学课题,更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挑战。
“很多网友问我,海尔为什么要关注阿尔茨海默?”周云杰在节目中说,他身边的朋友、网友都在求助,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痛点,“同时海尔布局大健康产业,很多年就关注了阿尔茨海默病,已经在布局包括早期筛查、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关注这个疾病?!?/p>
作为海尔集团旗下大健康产业,盈康一生一直聚焦未被满足的医疗健康需求,联合科研、临床、技术和服务等多方力量,正逐步构建阿尔茨海默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为核心的“三早”生态,让健康服务真正系统化、人性化。
照护升维:从“医疗护理”到“全人尊严守护”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90%以上依赖居家照护,但“专业知识不足、照护压力繁重、情感支持缺失”的三重困境,却让多数家庭深陷疲惫。如何让专业照护真正走进寻常家庭?如何让患者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守住生命尊严?这不仅是照护技术的问题,更是对传统照护理念的一次重构。
直播中,北京大学胡泳教授的观点点明了照护的核心,不应只关注身体病症,更要看见“完整的人”?!拔冶冉现髡虐讶俗魑栈さ亩韵?关注身体、心理、社会、健康,以及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如何能了解患者的家庭,真的理解患者的痛苦、听从他们的意见,这种新型的照护模式我觉得是需要大力提倡的,换言之我们可能需要对传统的医学或者传统的照护有一个颠覆性的认知?!?/p>
盈康一生上海徐泾养护院做的正是这件事。在院内,医护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第一观察者”,老人一个皱眉、一次指尖颤动,都被记录、被解读。家属不是“被动签收人”,而是“共同决策者”,病情变化、情绪起伏、回忆碎片,第一时间共享、共商。医疗级护理与人文关怀、心理支持被拧成一股绳,形成“联合体”,打造“质量放心、服务暖心、环境舒心”的“三心”服务,为老人提供“比家更温暖”的整体体验,让他们身有所医、心有所归、尊严被看见。
但院内只有几百张床位,真正的“主战场”在院外。于是,上海盈康护理院将服务从院内延伸至院外,深入社区与家庭。作为青浦区徐泾镇“家床照护服务”首个承接单位,护理院为长期独居、院外康复、认知障碍及高龄人群提供居家照护服务,照护师每日上门,为老人进行身体护理和心理疏导;评估师定制居家康养方案;护工和社工定期陪伴、测量指标……照护,不再是短暂的“任务式服务”,而是长达数年的“陪伴式守护”。
生态破局:打通科研转化“最后一公里”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至今已有百余年,在医学上正处于多路径并行的探索阶段。其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单一机构、单一学科都无法“单点爆破”,需要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
盈康一生敏锐捕捉到“医工转化”这一关键堵点,牵头搭建医工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海医汇”,打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正如周云杰在直播中所说,“平台一端连着前端科技成果,一端连着临床需求,中间连着产业转化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发出适应场景的好产品?!?/p>
海医汇独创“双向连接”模式,既做“连接器”也做“加速器”,把实验室里的突破性技术,无缝对接到病床边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反过来又让临床痛点精准反哺科研方向。去年四月成立至今,海医汇已链接全国30余家顶尖医疗科研机构、100多位院士专家,在高端仪器、心脑健康、罕见病等赛道同步推进10多项全球级突破性技术。
如今,这条“科研突破—临床验证—产业转化—公益普惠”的闭环生态,正延伸至阿尔茨海默病领域,不仅加速创新成果落地,也确保最终产品真正符合患者与照护者的实际需求。
面向未来,海医汇将继续做大朋友圈,做强生态圈,携手更多医院、科研院所、创新企业与临床专家,共建开放、协同、可持续的医工科技创新共同体,让前沿技术真正穿越“死亡谷”,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从构建阿尔茨海默“三早”体系,到深入家庭、抚慰心灵的温暖照护,再到推动医工融合的生态协同,盈康一生正在探索一条更有温度、更可持续的认知关爱之路,让创新成果融入千家万户,最终实现“天下人一生盈康”的愿景。
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守护生命尊严的力量。生态不仅是模式,更是承载人间希望的土壤。在这场与遗忘的漫长较量中,科技与人文并驾齐驱,正为无数家庭照亮前路,带来新的温暖与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2025世界心脏日:最新研究揭示睡眠是女性心脏健康的缺失环节
下一篇:没有了
昨日,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老博会以“秦系银龄·怡养长安”为主题,聚焦银发经济与医养结合的创新发展,吸引了500余家海内外展商亮相,5.5万观众参与。
本次活动聚焦老年人普遍关心的财产继承问题,特邀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马妍律师进行专题讲解,为社区老年居民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继承权法律知识科普课。
?2025年8月23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暨老年保健创新发展大会、2025(南昌)国际老年保健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2025年7月5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2025年MBA/EMBA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首义校区文汇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