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提升社会养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比舜蟠?、山东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养老服务供给资源不平衡、养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专业人才短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等问题?!崩钛嗲康鳌?/p>
“我在济南高新区理想家园社区调研时发现,大家提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足,专业服务人员少。”李燕介绍。
在李燕看来,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应当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居家养老各种主体和资源的纽带作用,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安。
鉴于此,李燕建议拓宽养老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除政府出资外,建议引入专业社会服务企业或组织参与运营,通过设施保障、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多层次、多途径、多渠道的投资发展体制?!?/p>
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李燕指出,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是与再就业工作相结合的,上岗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必要对现有人员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按培训技能考核的等级从事相应等级的服务,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跋裰驹刚叻穸游?,可通过行政政策激励和经济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行动。同时倡导大、中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使社区内已有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李燕如是说。
同时,运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袄夏耆硕啻嬖诩且淞ο陆?、视听力衰退、手脚不灵活或者各种疾病隐患,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相结合,可实现远程看护,老年人也可通过网络足不出户获取相应线上或线下服务?!崩钛嘟ㄒ檎攵岳夏耆耸导市枨?,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不断开发优化适合老人居家养老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李燕还提出完善相关政策规定,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政府应从宏观角度制定各项支持社区养老的政策,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优惠政策、减征或免征相关税费等,建立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法规、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规章及实施管理规定等,从而加快推进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2025-03-19 15:03:27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还可进一步扩大内需,精准匹配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和健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老年人在养老服务、科技产品、健康产品、文旅消费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2025-03-18 12:03:19
在9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中国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的主要举措和目标时指出,“我们大力发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p>
2025-03-10 10:03:54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等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他说,需要推动养老服务从过去“三无”老年人为主向全体老年人拓展。
2025-03-10 10:03:54
近年来,我市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阵地”,通过政策赋能、资源整合等,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多元供给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2025-03-10 10:03:54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