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品茶,全国少女空降900个城市,个人接单上门服务,贵阳品茶wx

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让老人病有人医、老有人养“医养结合”将领跑养老产业

2020-05-25 16:51:30   来源: 环京津新闻网 浏览:105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失能、部分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逐渐上升,养老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老年人在需要生活照护的同时,对医疗服务、康复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机构养老模式的创新,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让老人病有人医、老有人养,“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模式才是今后医疗、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失能、部分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逐渐上升,养老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老年人在需要生活照护的同时,对医疗服务、康复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机构养老模式的创新,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让老人病有人医、老有人养,“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模式才是今后医疗、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公立公办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老人乐享晚年

“我已经连续3年在护理院过年,比在家里还要好,一日三餐有人照顾,还能和老伙计们聊天?!弊≡诹僖适泻佣徘だ碓旱睦先擞诠鹣闼担≡谡饫镆材苋枚残墓ぷ?,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今,该护理院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越来越多,老人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该护理院在院老人共有186人,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为了打造舒心的养老环境,医护人员为老人在慢性病指导性用药和康复理疗方面做专业指导,护理人员为老人进行日夜照料,让老人乐享晚年生活。

“有疾病的就地治疗,如果说有心理问题我们还有心理帮扶小组?!备没だ碓涸撼ね鹾憔账?,很多老人都把这里的职工当成子女一样,也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贡献养老力量,共同参与到养老、爱老、助老的行动中来。

该护理院在探索医养结合过程中总结自身经验,探索建立起“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两院一体”的医养结合类型,做到医疗、养老、社保政策有效衔接,初步实现了医、养、康、护一条龙服务。

河东区是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2017年以来,河东区把发展医养健康产业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新旧动能转换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实施“健康+”“医疗+”,探索医院托管养老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制定“医养健康中心”规划方案,推进“名医名院进东城”工程等,全力打造鲁南苏北区域性医养健康中心。

医养结合不是泛泛而谈,要有贴合实际的实践。2018年8月,河东区郑旺护理院开始运行,有270个养老床位,目前已入住124名老人。该护理院对所有入住的老人提供宾馆式服务,统一养护标准进行生活照料。医养结合的特色养老服务就是医护人员认真做好医疗保健服务,有健全的查房制度和管理制度,24小时对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对老人的营养状况定期分析,提供营养参考指标,切实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河东区已建立护理院与市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形成老年人“小病在护理院、大病在医院、康复回护理院”的医养新模式。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打造集群化养老综合体

临沂市兰山区养老服务中心,是兰山区民政局和临沂市三阳集团共同倾力打造的一处“公办民营、医养结合”的高标准、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中心位于临沂高铁新区,坐落于沂河岸边,占地面积51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设置床位628张,于2019年6月份投入使用。同年12月份通过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验收评估。

据临沂市兰山区养老服务中心总经理王雅文介绍,中心的主体建筑共有5栋楼,其中3号楼为自理老人的住养区,4号楼为失能老人的住养区,5号楼为康旅住养区。“居室分为单人房、双人房、失智房、护理房等不同户型,结合入住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及其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选择?!蓖跹盼谋硎荆弥行幕棺旁诙嗟惴植剂撕艚屑喽较低?、风险预警系统等定向研发的专属设施,达到亲人从未远离、家就在眼前的氛围。

“17处活动场所和十余个医疗科室,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养护服务?!蓖跹盼母嫠呒钦撸壳?,已有200余位老年人入住养老中心?!跋乱徊?,把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高标准、专业化、集群化的养老综合体?!蓖跹盼乃?。

政府购买服务:

“凯旋医养模式”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

成立于2000年3月的临沂凯旋医养产业集团,从2015年开始陆续托管了白沙埠镇敬老院、李官镇敬老院、半程镇敬老院、枣园镇敬老院和汪沟敬老院。经过提升改造,分别建成凯旋老年养护院、凯旋李官护理院、凯旋半程护理院、凯旋枣园护理院和凯旋汪沟护理院,凯旋集团实现了连锁化运营,壮大了经营规模和企业实力,催生了“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的临沂“凯旋模式”。

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加强基层经办能力的实施办法》文件要求,由兰山区财政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招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进行集中托管供养。

临沂凯旋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为:失能特困人员托管经费每人每年31180元,半失能特困人员托管经费每人每年19180元??鄢乩嗽被旧畈固驼樟匣だ聿固?,每年区镇两级财政将多承担130多万元,集中供养点设在临沂凯旋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下属的凯旋半程护理院。

经过近5年的建设与发展,该集团初步形成了以医院为依托、以老年护理培训学校为保障、以老年养护院、老年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临沂市首家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老年护理员培训、老年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使“公办民营,医养结合”的临沂“凯旋医养模式”,成为社会医养产业的领跑者。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vb017.jklrr.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大国养老】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025-03-19 16:03:43

  •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智库动态】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2025-03-19 16:03:52

  • 清雷科技数字医养方案落地四川南充 智慧养老模式获当地媒体点赞

    【养老服务】清雷科技数字医养方案落地四川南充 智慧养老模式获当地媒体点赞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百穗养老服务中心因引入清雷科技数字医养解决方案的突出成效,成为南充市融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2025-03-19 15:03:36

  • 【文化养老】一线调研丨退而不休 老年人到“老年学堂”当老师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其中不少60岁到70岁的健康老人有融入社会、发挥特长的意愿。

    2025-03-19 15:03:28

  • 【文化养老】“科技助力养老”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纳金村委会积极响应上级“科技助力养老”号召,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安全保障水平,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25-03-19 15:03:28

  •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本届CMEF、CRS、CECN、LifeCare等系列展,将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