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失能老人护理能力,满足失能老人健康服务需求,近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印发《重庆市失能老人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方案》提出,按户籍老年人口0.75%配置医疗机构长期护理床位,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长期护理床位不低于1张,新增长期护理床位不少于1万张(其中,2018年完成2000张、2019年完成3000张、2020年完成5000张),每个区县至少举办1所独立的或依托区县级医院附设的老年护理院。
《方案》提出,强化市级重点专科医院失能老人护理能力建设,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整体转型为市老年病医院并建设市老年医学中心;完善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建设,实施护养中心康复医院建设;完善重医附属康复医院建设,增加黄水和大公馆院区长期护理床位比例;完成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工程建设。
《方案》提出,建设若干老年医学重点学科临床基地,三级医院发展老年医学专科,加强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市办综合医院(中医院)、有条件的区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设置老年病科,设置相应数量的长期护理床位,长期护理总床位数不少于300张。每个区县(含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依托区县级医院附设 1所~2所失能老人护理院,有条件的区县可设置独立的失能老人护理院。规划附设失能老人护理院(或独立设置失能老人护理院)40所,设置长期护理床位5000张。
《方案》明确,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对开展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对开展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开展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区县失能老人护理能力建设,根据规划床位和实际建成床位数给予不超过1万元/床的专项补助。失能老人护理机构建设用地可以使用医疗卫生用地或社会福利用地。(记者黎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银发经济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主导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衍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涵盖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各个领域。当前,银发经济正成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动能,在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开辟新的领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之举。
2025-03-17 19:03:58
多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养老机构拓展短托服务业务,一方面解决了家有老人的一些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让不少老人有机会走进养老院,打破固化认知。
2025-03-14 17:03:35
北京将推进多层次医养协议合作。推动新版《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文本(参考)》,加强服务供需对接,提高协议合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养老机构做到“应签尽签”。
2025-03-10 10:03:54
“90后”藏族姑娘格西王姆是阿坝州马尔康市老年养护院院长,她18岁进入养老服务业,从护理员干起,16年来一直忙碌在养老服务一线。作为来自养老护理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格西王姆怎样履职尽责?有什么不一样的感人故事?
2025-03-10 10:03:53
春节已过,走进浙江杭州的唯康为老服务发展中心,耳边传来的是顾蕴玉奶奶的钢琴声,墙上挂的是祝言阿姨的十字绣作品,老人们以此为家,乐享晚年。这也是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兼妇女工作委员会主委、唯康为老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李泓兰20余年专注的事业。自2004年投身两岸康养产业以来,她不断探索“老有所养”新内涵。
2025-02-26 16:02:11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