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题为《老奶奶手举塑料大斧头玩具“逼问”老爷爷“作业写完了吗”》的短视频在网络走红,点赞数超过100万次,一度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前三。据介绍,参与拍摄的老人都是天津某养老院的住户,多条该养老院老人参与拍摄的短视频均有着不俗的播放量,引发广泛关注。
养老院组织老人拍短视频,老人不需要付出多少体力精力,也不需要赶时间,只要他们的身体条件允许,个人有意愿,皆可参与其中,这显然是个好创意。
为了让老人们演出的效果更好,上述养老院在脚本编排时尽量贴近老人的本色。比如,余奶奶原本的职业是教师,他们就尽量让她出演教师的角色。在养老院的精心组织下,老人们参演的积极性高涨,其中既有受邀的,也有主动报名参演的,参演者年纪最大的已90岁。拍短视频让老人们乐在其中,很有成就感。
老人们参与拍摄的短视频故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地展现了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精神面貌。视频发布到网络后,受到大量网友点赞,很多人不禁联想到自家长辈,进而引发共情和热议。从网友的反应可见,老人们参与拍摄的短视频,能有效增加老人的家属和公众对养老机构的了解和理解,并向社会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不仅如此,随着老人们的短视频在网上越来越火,甚至天津消防都来与老人们合作,拍摄了消防主题的视频。对此,老人们都非常开心,觉得自己能够参与到消防知识的传播之中,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也显然,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给老人们带来了更大的愉悦和满足,扩大了“老人拍短视频”之举的正向效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已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应当看到,现实中,一些养老机构虽然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但在“精神养老”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让不少生活于其中的老年人感到生活单调、日子无聊,这也给养老机构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相关养老机构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这方面,天津某养老院组织老人拍短视频之举,提供了有益的改进思路。不是说每家养老机构都要“照葫芦画瓢”,去组织老年人拍短视频,关键是要坚持老年人为本,开动脑筋,因地制宜,着力推进养老服务精细化、精致化,在创新文体活动形式方面多做文章,在“乐享晚年”上下足功夫,不断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积极老龄化”,需要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在全社会培育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老年生活观,全方位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为此,有关政府部门、养老机构、家庭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在“老有所养”等方面继续努力,并聚焦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有所乐”平台载体建设,让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这也正是“老人拍短视频走红”给我们带来的有益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