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够餍鹿诜窝滓咔榈氖导俅沃っ鳎し朗亲罹米钣行У慕】挡呗?。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康养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将“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笛鞘凳┕疑缁岱⒄拐铰缘闹匾槌刹糠郑墙饩龉揖媒ㄉ璺⒄刮侍?、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的战略腹地和关键所在。
康养不是一般含义的养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养老,而是更为综合性的概念,是更具包容性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健康促进规划,也可以是健康服务体系,还可以是个人的健康生活行为??笛馕蹲乓愿叩刈灾餍匀プ非笊硖褰】?、心理健康和完好的社会状态。
康养是全民的福祉和福利的重要体现,是提高生命自由度和充沛度、提高生命质量的更高层次、更接地气的表达。健康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原动力?;谌芷诘目笛?,更注重前端的“未病”预防。
康养既体现了社会的责任,又表达了个体的义务性和国家的经济性。康养第一责任人是个人,这对我们每一个需要康养的人提出了一定要求。我国5000年的中医文化,也是康养文化一部分,第一责任人要把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例如渗透和贯彻中医中药的康养文化,并将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纳入国民基本教育和继续教育,让百姓认识康养,了解康养,主动康养。同时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形成特色产业。
康养是我国健康老龄化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发展康养,有利于共建美丽和谐的社会,有利于提升全人群健康水平??笛唤瞿苡行Ы饩隼嫌兴?、老有所为,对优化积极实施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路径具有导向意义,从而有效推进健康老龄化。因此,康养对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要解决康养问题,就得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面对我国现状,基于康养的现有条件、资源以及人们对康养的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脚踏实地构建和发展康养新模式。我国人口基数大,康养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性特征,因此发展康养需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笔者建议,践行康养建设首先可选择部分社区作为试点,探索康养管理模式(该模式针对整个小区的每位居民都能够获得康养福利),逐步实现康养的全社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覆盖。精准施策的最终目标是把每个小区都建成康养小区, 把关键问题逐个突破,并运用科学的学术工具寻找解决方案,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适,最终建立科学可持续的多元康养模式。这种全民康养覆盖的理念和政策创新下因地制宜的精准施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系北京大学“健康中国理论与实证研究”课题组负责人、CHEA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互助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峰介绍,互助家政嵌入互助县居家养老体系,既带动了一部分家政人员就业,也能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群体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
2025-03-18 12:03:19
近年来,我市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阵地”,通过政策赋能、资源整合等,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多元供给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2025-03-10 10:03:54
同时,重视农村老人的精神情感需求,多组织文艺演出、戏曲表演等,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陪伴交流等服务,给予情感支持与慰藉。
2025-03-10 10:03:53
现“幼有所育”,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通过实施重大专项支持一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机构、普惠托位建设,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如今,有送托需求的家庭越来越能够实现入托可及。在上海,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宝宝屋”能够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服务
2025-03-03 12:03:14
加强治理、共建共享。人民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建意味着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共治强调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的决策和管理;共享意味着城市发展的成果由全体市民共同享有。通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方参与、共同赋能,可以使全体市民享受
2025-02-26 16:02:02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