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端外围安排_全国900城市空降活动预约入口_qq上叫小姐人到付款的_全国高端空姐经纪人

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浅谈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2020-12-10 13:08:54   来源: 潇湘名医 浏览:14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已成为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已成为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因素、周围环境和生活因素有着必然联系。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减退,动作减慢,反应能力降低,免疫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会给他们的精神和肉体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如若患病,首先想到的就是生命即将终止、无药可救,因而易悲伤忧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老年人失眠易引起疲乏无力、心烦易怒,甚至于头痛、多梦、记忆力减退,导致一些心身性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社会角色转变是一种必然,闲散在家容易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会因子女的不关心、不沟通感到寂寞孤独,出现悲观失望、情绪抑郁。处于抑郁状态的老年人承受着心理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影响家庭?;岢鱿治蘖Ω校被岵幌盗猩硖迳系牟皇?,包括倦怠乏力、失眠多梦、食欲减退、长期感到疲倦及失去尝试或寻找快乐的想法和能力。很多老人生活圈子变小,对眼前一些看不惯的人或事难以接受,脾气暴躁易怒。

若老年人常出现焦虑抑郁,有的还会带来严重的心理疾患。部分老年人会因丧偶等形成角色压力,影响身心健康。空巢老人因为子女成家立业等原因而单独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二、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途径

1、识老、服老、不怕老。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会使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不能逃脱的自然过程,老年人要认识到自己逐渐衰老、身体机能逐渐减退的现象,还要认识到心理上出现的一些如固执、易怒等变化,学会自我调适。要接受自己确实开始衰老,应做符合自己角色、身份、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接受现实,积极生活,同样会生活得精彩、丰富、有价值。

2、加强锻炼,正视疾病,开心生活。因老年人衰老和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等情况,有时不能参加正常社交生活,会加重孤独感等。坚持锻炼身体,可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提高老年人积极面对生活的乐观情绪?;娑约膊?,合理治疗,淡化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带着症状愉快地享受生活,这样老年人对自我健康评价就会相对提高,则晚年的幸福感也会随之增高,照样会让生命放出光彩。

3、积极融入社会,寻求社会帮助。老年人不要自我封闭,要主动走出去,融入到社会之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一方面可继续学习,提高自身价值,增加自信感;另一方面在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摆脱空虚及孤独感,增进友谊,互帮互助,求得精神上的充实。老年人有许多不便需要他人帮助,必须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更多支持,提升幸福感。

4、宽容理解儿女,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老年人要经常与儿女沟通情感,宣泄思念情绪,得到子女更多关爱。另外对于孤寡老人,可选择再婚,重组家庭,重拾从前老伴对自己的支持、安慰、体贴和照料,重新获得感情上的支持,构建幸福家园。

5、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自娱自乐,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兴趣和爱好:如琴、棋、书、画或种花、养鸟、钓鱼等,充实生活,培养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体会人生的乐趣,陶冶情趣,可益寿延年。参加社区各种老年文体活动:如打太极拳、跳交谊舞、参与合唱团等,有益身心健康。不断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如看书读报,学电脑,学英语,学做手工等,既可学习新知识,丰富大脑,又可在娱乐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做有损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通宵打麻将、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等。

 三、老年人心理护理常用方法

1、开导劝慰法。人的行为受个性、态度、信念等认知因素支配,所以要改变老年人群的不良行为,就必须先引导其改变认知。要通过与老年人群的沟通交流,用显而易见的通俗道理,解释其目前身心状况,告知其“为”不分大小,都能体现人生价值,使生活充实,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也有益于身心健康。使其发泄心中的不满与委屈,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及自己所能做的努力,主动解除消极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

2、顺从意念法。要顺从老年人的心理意愿,满足其合理的心身需求,以期改善不良的情感状态,纠正身心异常现状。老年人生平必定有喜欢的物件放置身边,一定能安慰老人身心;如果老年人急需某件物品或者老年人牵挂的子女,如能??吹剑び诔砸?。不过应该看其需求是否合情合理,是否现实可行,是否适度适量,如若老年人存在胡思乱想或放纵妄想的欲念,则应合适的劝说或引导,不能盲目满足。

3、暗示解惑法?;捎煤畹姆椒ǘ岳夏耆巳旱男睦碜刺┘佑跋欤盏计洳痪碇撬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积极暗示的影响,转移自身负性情绪,及时解除心理上的疑虑及负担。此法是实施后续心理护理的前奏,只有老年人将自身不良的观点、信念及态度排除,才能建立新的认知。使老年人“无形中”加以消除心因,改善不良情感状态,树立积极生活的信心。

4、音乐疗法。大部分老人因为儿女常常不在身边,会感觉周围孤独,身边的环境很安静,要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利用音乐,让老人融入到音乐的环境中。但要注意在应用音乐的同时需考虑老年人的个人偏好,几种音乐交替使用,避免引起单调乏味。

5、信念支持法。利用解释、安慰、疏导、保证、支持、鼓励等方法给老年人群特别是患有疾病的老年人群以精神支持,增强老年人群的防御功能,减轻其焦虑及不安,使之获得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vb017.jklrr.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文化养老】一线调研丨退而不休 老年人到“老年学堂”当老师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其中不少60岁到70岁的健康老人有融入社会、发挥特长的意愿。

    2025-03-19 15:03:28

  • 【地方新规】支持超1.5万户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还可进一步扩大内需,精准匹配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和健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老年人在养老服务、科技产品、健康产品、文旅消费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p>

    2025-03-18 12:03:19

  • 【大国养老】更好实现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动适老化改造和创新,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支持闲置公共服务资源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5-03-18 12:03:18

  • 【养老服务】两部门: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可申请补助

    通知还提到,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可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并向当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集中照护服务补助。

    2025-03-14 17:03:34

  • 【老年教育】数字诈骗套路多!这份老年人防诈指南请收好

    养老项目需谨慎,众筹投资有风险。对于养老项目的众筹活动,务必仔细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和风险提示,切勿轻易将资金投入未知的项目中。

    2025-03-14 17:03:34

  •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本届CMEF、CRS、CECN、LifeCare等系列展,将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