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记者从西宁市民政局了解到,投资1.59亿元建设的286个农村“老年之家”,通过设置用餐室、健身保健室等“一场七室”,推行“专人+自助+互助+志愿服务”等有效举措,打造具有西宁农村特色的“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模式,破解二元结构中不平衡的瓶颈,有效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长期无人照料的现状,西宁市农村养老服务走到了全国前列。
在养老服务方面,西宁市各县区呈现出“一区(县)一特色”竞相发展新局面,在开展喘息式托养服务、政企联动为老助餐服务、探索“时间银行”互助模式、养老服务组织孵化引进、养老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社会组织品牌化发展、农村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农牧区代养服务、党建引领双孵化模式培育养老服务组织等方面取得了实效。目前,已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1个、农村老年之家286个。
西宁市还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推动开展爱老幸福食堂建设工作,针对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现状,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通过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建成“中央厨房”24个,“爱老幸福食堂”助餐点111个,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精准高效的“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网络,每天为7000余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支持、企业参与”的多元推进模式。
此外,为减轻困难老人家庭负担,体现政府兜底保障职责,西宁市分别为60岁以上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餐分别补助3元和2元,全年为5.8万名困难及高龄老人补助3200万元。
相关新闻
西宁全力打造青藏高原养老基地
9月14日,来自西宁市民政局的消息,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来,西宁市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为目标,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转方式、补短板、建体系,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打造青藏高原养老基地。
目前,西宁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民政部确定的各项创建目标,形成具有西宁特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西宁市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基本人群养老提供保障,按照60岁以上困难老人每人每月150元、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为5.8万名老人购买膳食供应、家政保洁、保健康复等服务,两年累计投入资金5600万元。
西宁市还形成了“1+7+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1个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7个县区级养老示范基地和福利中心+N个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老年之家),先后投资11.25亿元实施各类养老服务项目361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初步实现养老服务设施从少到多、从弱变强、从低水平到有质量的转变,形成养老服务从单纯的机构托底服务发展到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服务并举的格局。
西宁市还利用“12349”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通过对西宁市各级服务资源数据整合与互联互通,实现服务过程可视化、数据化、报告化,切实保障了服务质量。推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护理站的“双证双营”服务模式,养老部分由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医疗部分由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内既可提供专业为老照料服务,也可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实现了养护照一体发展,打通了社区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西宁市已有21家养老服务设施实现了双证双营,累计为9万多人(次)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康护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
同时,重视农村老人的精神情感需求,多组织文艺演出、戏曲表演等,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陪伴交流等服务,给予情感支持与慰藉。
2025-03-10 10:03:53
蛇年新年以来,多地发布新农人培育行动计划。发挥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关键是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要加强宣传引导,挖掘典型案例,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新农人的认可度。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增强人才对农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推动乡村运营师等新农人纳入国家职业标准等一系列举措,激发人才
2025-02-26 16:02:11
聚焦农村“一老一小”,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现有阵地,打造为老为小为困服务综合体239个,建成运营54个幸福食堂,针对学龄儿童建设“希望小屋”“雏鹰课堂”66个;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整合养老院、社区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服务资源,依托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培养孝老员队伍,为身处山村的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创新探索农村“孝老食堂”互助养老新模式,蹚
2024-12-26 18:12:5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碧峁└嗯姆?,确保农村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照护,满足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将进一步温暖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
2024-11-18 11:11:19
同时,为保障幸福院的服务质量,多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搭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平台与市场监管等部门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对幸福院全方位监管;针对居家养老的群体,我们通过远程网络等设施,监督服务质量。”宋坤介绍?!吧蕉?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有1000多万,比城市老龄化率高,未来农村养老任务依然艰巨?!彼卫け硎?,下一步,山东省将持续将养老资源向农村倾斜,着眼于服务的普惠性、可持续,立
2024-10-31 14:10:59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