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呼唤更专业、更科学、更精细的养老照护服务。
那么,高质量的现代养老服务是什么样子的?
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照护
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社区、养老机构三种。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的变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应是这三种养老方式相互配合,在服务内容上呈现多元化、品质化、整合化。从单一场景的安全性托底性基本生活服务,拓展到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精神文化、文体娱乐、教育学习、旅游休闲等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多业态复合。
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
据统计,我国人均寿命77岁,但健康预期寿命68.7岁,也就是说,老年人平均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患病人数接近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所以,高质量的养老不止养,它应是一个包含保健、预防、治疗、康复、长照、安宁等功能完善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以及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我国的养老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家文化的传统观念使老人大都不愿意离开家入住养老机构;另一方面,我国老龄人口众多,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2.5亿,但现有的养老机构床位仅有400多万,机构养老明显一床难求。因此,我国的大部分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形成9073结构,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照料,3%去养老机构。所以高质量的现代养老服务要解决90%居家老人的养老问题。
居家老人,居住分散,需求多样,用传统方式实现专业居家养老全覆盖是不现实的,但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重塑了养老的内涵和形式,甚至会改变养老事业的格局。如今一些地方已在实践智慧居家养老,在河南郑州市,以“互联网+”打造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在上海静安区,设在街道的智能系统可以远程了解老人在家是否安全健康,将社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而在辽宁沈阳,由德澜运营的“虚拟养老院”也即将上线,AI智能陪伴,居家健康管理、远程医疗、智慧安全守护、各种代办服务等智能化人性化照护,让老人足不出户便可在家享受专业化、标准化养老服务。
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让老人居家实现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照护,提供居家的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以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百穗养老服务中心因引入清雷科技数字医养解决方案的突出成效,成为南充市融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2025-03-19 15:03:36
2025年全国两会,“银发经济”“智慧养老”成为高频热词。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无不对智慧养老、科技赋能给予极大关注。在这背后,是百姓对养老生活从满足“基本需求”到“品质升级”的转型期待。
2025-03-19 15:03:27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还可进一步扩大内需,精准匹配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和健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老年人在养老服务、科技产品、健康产品、文旅消费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p>
2025-03-18 12:03:19
未来,机器人将增添戏曲、小游戏等娱乐项目,进一步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
2025-03-14 17:03:34
近日,上海、西安等多地围绕智慧养老部署工作,旨在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2025-03-13 17:03:31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