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人民权益高于一切。这部民众权利的“宣言书”,从全生命周期进行了全面规定,在10编1260条具体条款中,与老年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随处可见,全时段?;ぷ爬夏耆说娜松砣ɡ筒撇ɡ?,深刻影响着2.54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充分回应了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老龄社会提出更高更迫切要求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报告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
步入老龄社会,对进一步尊重和?;だ夏耆撕戏ㄈㄒ嫣岢隽烁摺⒏惹械囊?。如何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要事。
“民法典的出台,对保障老年人权益有重要意义?!比狭浒斓匙槌稍薄⒅泄狭湫岣被岢の庥裆厝衔?,民法典为实现好、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全国政协委员莫天全看来,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此时完善关于老年人的法律法规正是应对老龄化的最佳时机?!袄缇幼∪ūU狭死夏耆俗≡诜孔永锏娜ɡ黾恿死夏耆说陌踩?,此外,通过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老年人也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可以更好实现老有所养?!?/p>
民法典在回应老年人法治需求、满足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亦充分回应了时代发展,实现、维护了广大老年人的根本利益?!跋中械摹吨谢嗣窆埠凸坛蟹ā肥┬心甏显?,当时录像、打印等技术手段尚未普及,此次民法典作出修改和补充,充分体现了民法典对时代发展的回应?!北本├砉ご笱Хㄑг好穹ǖ溲芯恐行闹魅蚊锨勘硎尽?/p>
直面问题提出“解题”良策
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体现了对老年人真实意愿的尊重;扩大抚养人范围,让社会化的家庭养老成为未来养老产业的新方向;居住权的设定,让老人“以房养老”获得了法律保障……
纵观民法典条文不难发现:不管是大到对老年人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还是小到再婚、赡养、制定遗嘱等问题,民法典均有直接回应。
“民法典在规定生命权时,内涵不仅包括生命安全,也包括生命尊严?!敝泄ㄑЩ崦穹ǖ浔嘧胂钅苛斓夹∽楦弊槌ね趵鹘馐偷溃罢馕夏耆肆僦展鼗撤裉峁┝朔芍С?,是对生命尊严的充分体现?!?/p>
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2800多万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多万人,失智老年人800万人。在吴玉韶看来,这部分老年人更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民法典中对意定监护制度的有关规定,支持老年人自主选择监护人,更加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p>
民法典的出台,也让很多平时生活中颇具争议的“麻烦事”找到了准确的裁判依据,有了明确的说法。
“以孤寡老人向谁托付晚年为例,民法典在现行继承法基础上扩大了抚养人的范围,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都可以成为抚养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解释道,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法律对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积极助力。
老人摔倒扶不扶,如今在民法典中也有了明确规定。据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翔介绍,见义勇为者在受到损失时,可获得相应利益补偿,有效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问题出现,更有利于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老年人权益保障还需常抓不懈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老年人以平等地位和均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24年来历经4次修订,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老年人御风寒、保平安、护尊严。
2018年新修订的老年法施行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地方性法规,上海、天津、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制定出台了专项地方法规,丰富和完善了我国老龄法规政策体系,老年人优待政策、法律援助制度等不断完善,敬老爱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在法治保障的基础上,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文件,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写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综合谋划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民政部印发《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养老服务机构及人员实施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国家医保局就《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了长护险独立险种的地位,新增北京、天津、福州、昆明等14个试点城市,逐步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福建、黑龙江、四川、重庆等十余个省份出台了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不断满足老年人家庭养老照护需求,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
“老年人权益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常抓不懈?!蓖趵鞫晕蠢闯渎诖?/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其中不少60岁到70岁的健康老人有融入社会、发挥特长的意愿。
2025-03-19 15:03:28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还可进一步扩大内需,精准匹配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和健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老年人在养老服务、科技产品、健康产品、文旅消费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p>
2025-03-18 12:03:19
推动适老化改造和创新,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支持闲置公共服务资源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5-03-18 12:03:18
通知还提到,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可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并向当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集中照护服务补助。
2025-03-14 17:03:34
养老项目需谨慎,众筹投资有风险。对于养老项目的众筹活动,务必仔细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和风险提示,切勿轻易将资金投入未知的项目中。
2025-03-14 17:03:34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