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袁秋岳 赵戈 袁慧晶
“没事尽量不下楼。平常下楼只能边走边歇,一趟下来要20分钟左右?!苯衲?6岁的万冬兰是江西南昌火神庙社区的居民。没有与子女同住的万冬兰家在8楼,说起去年9月身体不适时艰难下楼的经历,她表示“实在不愿回忆”。
半月谈记者通过走访多个城市了解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要求,全国各地已出台许多“适老”政策,但老人因“下楼难”而被困家中、因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出行受阻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2019年12月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纪念碑广场,两名学雷锋志愿服务者准备帮助老人从无障碍通道通过 杨世尧/摄
“悬空老人”出门难
“新小区有电梯没熟人,老小区环境熟悉些,人也熟悉些,不孤单。”这是许多不愿意离开老旧小区老人的共同心声,但随着年龄增大,“下楼难”让他们成了“悬空老人”。
南昌市火神庙社区位于老城区繁华商圈的中心,这里有1500户居民,房子都是8层高?;加醒现毓亟谘椎睦先?,每次上下楼都需要拄着拐棍、扶着楼梯把手或墙缓步而行。
71岁的居民张菊芳住在5楼,她加入了社区互助养老志愿者团队。“我们团队的帮助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一些残疾老人和困难老人。当这些老人突发疾病的时候,还会出现70岁的背着80岁的下楼的情况?!闭啪辗妓怠?/p>
公共出行,同样令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感到头疼。72岁的唐艺兰居住在成都市金牛区迎宾大道附近,距离2号线地铁站只需步行几分钟。去年夏天,她陪着坐轮椅的老伴儿坐地铁到四川省人民医院看病,却遇到需要绕行才能乘坐无障碍电梯的情况,“我们出了车厢发现,需要再上一段楼梯才能到达出站的电梯,当时费了很大的劲。”
张菊芳也感觉,无障碍设施在南昌还比较匮乏。她在上海等城市看到,公交车车门离地面的距离都很近,不像南昌有些公交车,快到常人膝盖关节处了,关节不好的老人上公交车甚至需要“爬”。
政策好,推行难
据了解,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解决老人“下楼难”的有效办法之一,也被广泛纳入多地政府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惠民工程,但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成都市2018年已出台《关于促进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其中明确6层及以上非单一产权多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所需建设资金及运行维护资金政府给予20万元/台的补助。而推行一年多以来,在许多小区的进展并不顺利。
以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教职工宿舍为例。这是位于成都市主城区的老校区宿舍,楼高平均在6层,业主多为数十年工龄的老教职工,因加装电梯一事,几十年的老同事间矛盾重重。
“我们不同意加装电梯?!弊≡谝宦サ囊幻现肮さ呐嫠呒钦?,老房子一层采光本来就不好,一旦加装电梯基本“暗无天日”,楼道入口变窄后,她母亲担忧以后“连担架都抬不进”。
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城市也不鲜见。乌鲁木齐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李津宇说,虽然给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得到了大多数住户尤其是老人的拥护,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方面住户意见反复。记者了解到,因担心加装电梯会影响小区环境、采光和施工扰民等,进场施工时,一些已签订协议书并同意施工的住户出现意见反复,阻挠现场施工。
另一方面,迁改工作困难。加装电梯住宅多为老旧小区,存在管线老化、道路狭窄、无地下管线资料等问题。有些小区地下土质情况复杂,有大量杂填土,地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有些小区地下水位较高,需先进行降排水和桩基施工,造成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造价高。
“点子多于困难”想方设法破解难题
江西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任新华认为,解决老年人出行难问题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需各方协力多措并举。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为解决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难,政府应加强引导。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点多面广,安装方案、资金筹措方案、运行费用分摊方案等事项须在前期明确。在住户利益重新分配上,应引导业主理性对待,加强协商。
杭州仓基新村社区加装楼道电梯解决老人爬楼困难 黄宗治/摄
同时,应进一步促进部门协调,高效完成电力增容、电梯验收工作,确保加装电梯按期使用。全面督促施工单位强化责任落实,重点把控电梯设备和钢结构到场时间节点,保障施工作业稳步有序开展。
为满足老人的公共出行需求,应加快无障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对于补增无障碍设施困难的老旧公共设施,一方面可加强人工服务,另一方面需在后期规划中提高设置标准。(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2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其中不少60岁到70岁的健康老人有融入社会、发挥特长的意愿。
2025-03-19 15:03:28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还可进一步扩大内需,精准匹配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和健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老年人在养老服务、科技产品、健康产品、文旅消费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p>
2025-03-18 12:03:19
推动适老化改造和创新,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支持闲置公共服务资源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5-03-18 12:03:18
今年全国两会,“机器人养老”话题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建议,将发展养老机器人纳入新的战略规划,重点推动社区和家庭养老机器人发展行动计划;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养老机器人的日常使用可能在未来3到5年内逐步变成现实。
2025-03-17 19:03:58
通知还提到,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可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并向当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集中照护服务补助。
2025-03-14 17:03:34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