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杨雨奇)11日,国家卫健委就“敬老月”相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谈及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机遇,专家学者提出,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使老龄产业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之一。
某社区70岁以上老人及弱势群体享受免费午餐?!×周?摄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老龄化社会应把握哪些发展机遇也较为引人关注。
“人口老龄化最快发展的时期恰恰是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解释,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从2.5亿增长到接近5亿,将近翻一倍。与此同时,15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现在的9.1亿减少到7.2亿,比较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劳动总量多1.8亿,劳动力供给依然丰富。
同时,原新表示,中国人口综合素质也正大幅度提升。他提出,健康条件的改善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婴儿死亡率降到6.1‰。以上两项指标基本超过中高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15岁以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6年,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达到总人口的12.5%。20到29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34%左右,进步显著。
在原新看来,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潜力也同样巨大,健康寿命的延长对老年人口的经济参与提供了基本保障。
对此在老龄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也认为,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同时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战略选择,更是改善民生、满足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他提出,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消费需求而由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如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辅具、医疗、康复、住宅、教育、娱乐、咨询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和企业。
陆杰华表示,老龄产业发展应当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基本目标,以“全面、多样、高质量满足老年人需求”为根本宗旨。他提出,应稳步推进中国老龄产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使老龄产业成为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之一。
此外,在做好老龄人口保障工作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25000多对。全国养老院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达90%以上。老年友好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待和优惠服务。(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2025-03-19 16:03:52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加快推进长护险制度建设,这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力量,以需求为导向,以法治为后盾。
2025-03-18 12:03:19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2025-03-18 12:03:19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2025-03-18 12:03:18
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推动养老产业体系深度转型升级的有力手段,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与个性化的需求。
2025-03-17 19:03:58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