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记者了解到清流位于福建西北部三明市,是一座青山绿水的小城。最近,因为一家养老机构的出现,清流引起了国内外养老界以及众多老人的关注,这里被誉为“最幸福的养老院”。
来自新疆的老人:这里是我的安心处
81岁的老奶奶徐海云,来自新疆石河子,她来清流福建双缘安养院7个多月了,幸福挂在她的脸上,她说,这一生,她找到了安心的归处,福建双缘安养院就是她人生最后的驿站了,哪里也不去了。
来自新疆的徐海云
家里的孩子们很孝顺,近几年儿媳妇带着她四处旅游,北京、海南、桂林、深圳……但老人家不笑,没有快乐,她说,这不是我想要的。老人家是个有文化的人,很早的,她就时常考虑自己的临终、自己的死亡,经见了许多亲人、熟人的死亡,抢救、割开气管、插管、电击、然后是哭泣、铺张的葬礼……如何“死得好”,避免临终的“被活着”是她心中担忧的。
就在这时,她从网上了解到了清流县的福建双缘安养院,这里提供临终关怀,老人都可以安详地辞世,这种充满对老人临终生命尊重与呵护的模式令她眼前一亮,“我就要去这个地方!”来到清流福建双缘安养院,老人家满心欢喜,可亲的院长、护工们,整个安养院充满着大爱的温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老人住下来了,每天与大家一起跳拍手健身操、上课,关怀新来的入住老人或临终病患,久违的笑容从心底绽放出来挂,使老人家慈祥的脸在白发之下,像秋阳下宁静水面上的美丽莲花。
拍手健身操
有大爱就有生命的奇迹
吴乙庄老人坐在轮椅上,护工李虹推着她在偌大的院子里慢慢走,李虹不时低头与老人耳语,亲昵的样子看起来像一对母女。吴乙庄今年85岁,来自广东揭阳。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乐观的老太太,“别让我笑,一笑我就张嘴,嘴巴里没有牙了?!?/p>
护工李虹与吴乙庄老人
吴乙庄已经来了3个多月了,她患有腿痛、腰痛、尿频,不能走路,夜里经常闹,不得安宁。来院后,她整夜睡不着、喊叫,两个小时就要解手一次,李虹就整夜陪着她,安慰她,身上疼痛,老人脾气大,一不顺心就闹,李虹总是耐心地安抚她,帮她按摩、握她的手。不知多少个夜晚还有白天,李虹都是这样度过。而她,是福建双缘安养院护工、员工、志工们的一个代表。
家人们深深感恩:这里的护工们胜过我们儿女。
无条件的大爱可以创造一切奇迹。80岁的施兆昌,来自广西,一生孤苦,是外甥送他到这里来的,来时不会笑,现在他是院里的“明星”,被称为“小姥爷”。每次晚会,他都要扮演“济公”,摇头摆脑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的心情好了,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健壮,八十多岁的人了,还可以在院里的运动场与年轻人一起打篮球呢。
四十多岁的卢建刚来自山西,他原本是一位医生,患有尿毒症,半月前来的时候非常绝望,在这里他找到了生活的光明,一个从来不会笑的人,现在经常笑容挂在脸上,有了安心幸福感,他说,感觉疾病的压力小多了,病苦也减轻多了。
因为“死得好”所以“活得好”
福建双缘安养院正式运营于今年初,目前已有一百多人在此生活。除了四十多人来自清流以及邻近县市之外,相当一部分老人来自外省,来自二十来个省市,有的还从香港归来。
安详、幸福的老人们
清流是一位闽西北地区的一座山区小城,福建双缘安养院落地运营八个月,就在业界声名鹊起。
台湾老年养护与精神康复专家龙应达先生,慕名来福建双缘考察,对福建双缘的临终关怀、精神慰藉给予了高度评价。
因为有大爱,所以最幸福
院长徐有科与老人
院长徐有科介绍,福建双缘安养院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临终关怀”,十几位富有临终关怀经验的安老志工不拿报酬,每天在院里安慰、关怀临终者,传递给他们无条件的大爱与陪伴,使得这些老人们在爱与光明中有尊严地安详辞世。
据院方统计,他们已成功对36位临终老人、绝症患者进行了临终关怀,帮亡者消除恐惧痛苦,令家属欣慰。
不久前,微信中,一篇文章——《没有哪一种布施,会大过帮助一个人好好死亡》成为热贴,徐有科院长说,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也很认可?!吧浦铡笔侵泄澄幕小拔甯!敝凶钪匾囊桓?可惜现在大多数人不敢面对它。但老人们、临终病患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只有“死得好”才能安心生活,才能“活得好”,国家支持临终关怀事业,但过去我们的养老机构都基本是生活照料,没有这一项,我们就承担起来,不仅帮老人养老,还要帮他们“送终”,这是“为国家分忧,替社会行孝,为自己积德”,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
三明市政协副主席李茂胜等领导曾到福建双缘调研,对其养老运营模式、服务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设施与临终关怀等服务,以惠利更多有迫切养老需求的人群。
移风易俗,推动撒葬
因为亡者得到了临终生命关怀,安详辞世,家人非常欣慰。
在这一基础上,院方积极引导家属响应国家号召,将骨灰在清流撒葬,不再千里迢迢将尸体或骨灰运回家大操大办。老人得以善终,子女圆满大孝,没有遗憾,所以多能同意。目前已送走的36位老人中,有8位进行了撒葬,撒葬的方式是,将骨灰磨碎,和面粉一起,或撒树林喂鸟、虫蚁、或滋养树木,或撒入清流的美丽湖泊河流,与水族生命结缘,唤醒生者对大自然、对万物生灵的尊重与珍爱。
撒葬的成本很小,不占墓地、不占棺木,不浪费森林资源,不用每年烧纸放鞭炮污染环境,不大操大办给家庭、社会造成浪费,没有人情负担,其净化社会人心的利益不可称计。
每次撒葬,院方都组织能动的老人们参与,每一次都是对大家生死观念、殡葬理念的引导与升华,渐渐地,院里大多数老人都有了身后丧事从简、请院里帮助撒葬的意愿。一位民政部门的领导说:福建双缘安养院为逝者举办的撒葬,移风易俗、利国利民,示范意义甚大,非常值得推广。(孙子昂 李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北京首个老年餐桌标准发布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025-03-19 16:03:43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2025-03-19 16:03:52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百穗养老服务中心因引入清雷科技数字医养解决方案的突出成效,成为南充市融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2025-03-19 15:03:36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纳金村委会积极响应上级“科技助力养老”号召,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安全保障水平,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25-03-19 15:03:2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2025-03-19 15:03:27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