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感受暖暖“夕阳红”。
(小标题)嵌入式社区养老护理:让老人不再“看病难”
“早上8点就有专人来门口接我去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做康复训练,到晚上5点半再送我回家,服务非常周到。”家住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84岁的赵秉佑老人说。老人有20多年糖尿病史,这两年右腿病情恶化,需要拄拐杖行走,家人帮她联系了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老人身心状况得到改善。“除了帮助老人做康复,这里还解决社区老年人的一些生活问题,包括提供中餐、晚餐、洗澡等服务?!被だ硎詈煅嘟樯?。
近年来,丽水加强适老宜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公共服务,为老年人营造安全、便利、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拔颐腔平度胧窖匣だ砘菇ㄉ?,尽力满足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的养老健康需要?!崩鏊懈笔谐ぢ柿樯堋D壳?,全市已建成1842个覆盖城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统一引进9家专业养老照护机构,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则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支撑,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分层分类设计签约服务包,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80多岁的蔡大爷家住攀枝花市仁和区,患慢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因“脑梗塞”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去医院看病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与医疗机构签约“家庭医生慢病管理”服务后,蔡大爷在家就可使用便携式智能设备测量血压和血糖,数据实时上传至慢病管理平台,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处理。老人可通过线上挂号、复诊以及免费的药物配送,在家门口就能拿到调整后的药品。
(小标题)“医养结合”:让老人病有人医、老有人养
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医养“两张皮”长期以来制约着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对此,各地进行“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
在攀枝花市攀西医养结合(康复)示范中心,78岁的曹洪友老人每天都要起身行走一会儿。此前他因病已经5年多无法下床了,女儿觉得不可思议,更感到惊喜。
攀西医养结合(康复)示范中心是一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有专业护理人员,也有全科医生团队。2018年1月8日,患有2型糖尿病、脑梗塞、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曹洪友老人入住中心。当时,老人意识模糊、言语迟钝、四肢无力;由于长期卧床,全身多处压疮,腹部及四肢布满水泡,感染严重。
中心立即请各科专家对其进行联合会诊,制定治疗方案,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营养膳食、细心调养,老人的病情迅速好转。中心主任杨晓丽说,医院办养老,实现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养生的无缝连接,入住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医疗、护理和康复的“一站式”服务。
江苏省常州市则坚持养老与医护相融合、多种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建成了7个特色康养产业发展板块。
金东方颐养中心是常州成立较早的一家社区养老机构,建有1789户老年住宅和500张床位规模的医院、500张床位规模的护理院,收住着近3000名健康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4名。83岁的余美玲在金东方颐养中心住了1年多,她说:“这1年来身体状况比原来好多了,和其他老人一起生活,热闹了,心情舒畅。”
(小标题)打通农村老人“医养结合”最后1公里
任淑连今年85岁,是一位老党员,在江西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下田村的“颐养之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老人介绍,入“家”的老人们不仅解决了一日三餐,更得到了精神慰藉,日子过得很有滋味。
2016年以来,为破解农村留守、独居和困难老人养老问题,江西省新余市探索“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居家养老新路,明确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或村小组长作为“颐养之家”责任人。截至目前,新余全市414个行政村建成736个“颐养之家”,入“家”老人9215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有需求老人全覆盖。
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的医养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有的在看电视聊天,有的卧床休息。中心内窗明几净、设施齐备,区域划分明晰。
“过去政府每个月也给发钱,但我下不了床,也没人照顾,有钱也没法花?!?1岁的老人朱纪青说。老人下肢活动不便,常年卧床,背上长满褥疮。去年1月,他被接到魏岗镇医养服务中心。朱纪青说:“这里一日三餐两顿荤,天天有人照看,还有医生来查房,身上的褥疮也痊愈了,平时还跟大家唠嗑解解闷,没想到老了还有这样的福气?!保ú尚醇钦撸悍搅?、胡旭、邓华宁、杨丁淼、吴慧珺、高一伟)(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河北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百穗养老服务中心因引入清雷科技数字医养解决方案的突出成效,成为南充市融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2025-03-19 15:03:36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2025-03-14 17:03:35
未来,机器人将增添戏曲、小游戏等娱乐项目,进一步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
2025-03-14 17:03:34
今年两会上,机器人是“高热”话题之一。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委员看来:“养老机器人是当下必须抓住的民生机遇。”
2025-03-10 10:03:53
养老,是家之大事、国之大事。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5-03-10 10:03:53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