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品茶,全国少女空降900个城市,个人接单上门服务,贵阳品茶wx

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人口老龄化还在加速 2.5亿老人的晚年谁来照看?

2019-06-03 16:19:1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浏览:95
人口老龄化还在加速。眼下,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2.5亿人。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却亟须提速?!叭瞬呕摹币殉晌闲幸捣⒄沟囊淮笃烤?,而这或许会关乎着你我将如何度过晚年,甚至人生最后的时光。

人口老龄化还在加速。眼下,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2.5亿人。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却亟须提速?!叭瞬呕摹币殉晌闲幸捣⒄沟囊淮笃烤保饣蛐砘峁睾踝拍阄医绾味裙砟?,甚至人生最后的时光。

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情况报告》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63万,若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而目前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持证人员不足2万人,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我们不仅缺人,最缺的是专业高素质人才?!泵磕昴甑祝厍旌晟剖狄涤邢薰?康乐源康养中心院长朱丹所在的众多养老微信群里,几乎要被招聘信息淹没。在她看来,如果说专业的一线护理人员是百里挑一,那专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就是大海捞针?!耙幌呋だ砣嗽钡亩倘鄙锌赏ü嘌怠?050’人员的方式来进行缓解,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就真的需要在年轻人身上下功夫”。

然而,养老在我国作为一新兴产业,相关人才储备较少。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建石告诉记者,开办养老专业的高职院校也就100多所,中职更少,且每年招生人数较少,以丁建石所在的学校为例,从2010年专业开办以来,报考该专业的人数有所增长,但并不明显,最少时60人,最多时能有120多人,这对于养老行业来说“杯水车薪”。

“养老专业没有本科,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就比较薄弱。我们开这个专业找老师时都很难,比如要开中医护理就去中医院校请老师,营养膳食课就得另聘一位,基本上是一门专业课程要一名教师,没有人学习过养老的全部课程,造成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倍〗ㄊ惨恢痹谙氚旆ǜ谋湔庖痪置妗?/p>

而另一方面,在养老相关专业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养老行业的更是凤毛鳞角。天津职业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6年以前毕业的学生,在养老机构工作的不到1/4。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护理技能赛项裁判长、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社工科科长付春梅告诉记者,她曾参与过重庆市相关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3年重庆市老年服务等相关专业平均每年毕业人数在1500人左右,但毕业后真正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比例不足10%。

养老行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首先是社会认可度低,可能你一说自己干养老的,耍朋友都难耍。大家都觉得养老就是伺候老人,只是又脏又累的低级劳动力工作。”朱丹说,实际上养老工作要求的综合能力非常高,首先是专业的照护操作能力是作为基础护理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其次是语言沟通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现场应对能力、甚至广阔善良的内心磨练,等等。

“经过这一系列的能力锻炼,这还仅仅是一份不需要综合素质的工作吗?”朱丹坦言,大家对这个群体的认知是存在一定偏差的。

其次,工资待遇低也是个重要原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天津、重庆等多位养老人员的到手月薪基本上为4000元~5000元左右。为什么人才这么紧缺,工资又如此低?付春梅分析,目前很多养老机构或企业是没有按照市场化的供求关系来进行定价的,“也就是说不是完全根据从业者的工作量、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服务水平来确定工资的,因为养老机构盈利的不多,微利甚至亏损的占比很大。”

“养老本来就属于社会民生行业,又是重资产运营,成本高、运营周期长、回收周期长、效益低,所以养老机构对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很严格。加上,这个产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还没找到一个很好的模式来满足老人的需求,同时还盈利。”丁建石补充。

此外,付春梅认为,养老行业的职业等级标准尚不明确,比如,从学校经过3年培养出来的人,可能和没经过培训的“4050”人员,做一样的工作,享受同等待遇,这个职业发展渠道和空间在哪里,学生是不清楚的。

朱丹也是深有同感,“很多毕业生是在实习结束后流失掉的,因为他只接触了一线工作,他们会比较有落差,也比较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在养老行业能够做什么,能够在这个行业中走多久,走多远”。

如何培养养老人才?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养老行业?

在培养方面,丁建石发现,在该专业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后,毕业生从事养老行业的意愿和人数有明显提升。所谓现代学徒制,“简单来讲就是让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去实践、去实战”。

更具体地讲,丁建石说,学校与养老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并且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至少了解、体验养老行业六大类工作岗位中的三类,同时企业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与培训,“这样一来,学生既体验了真正的养老工作,又学到了技能,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整个行业的运作机制,他的兴致自然就有所提升。”据丁建石介绍,2016级以后的毕业生一多半现在仍在从事养老相关工作。

若想让这些年轻人能够在养老行业留得住,朱丹认为,企业或机构必须足够重视对这些年轻人的培训引导,进行个性、能力分析,筛选种子性人才,进行阶梯性职业指导,提高年轻人的眼界,带领他们全面认识养老产业,通过岗位提升培训,让他们看到行业远景,更认识到自己无限的发展平台。

“让年轻人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虽然他们要从一线护理人员做起,但决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基础岗位上,在充分吸收基础岗位的营养后,就把下阶段目标放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层或更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岗位上去。仅着眼一个基础岗位的待遇的年轻人,只会走向自己职业发展的死胡同。”朱丹想告诉年轻人的是,养老行业岗位、职位的多样性,完全可以满足有目标的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和高薪资的需求。

在付春梅看来,要更多年轻人留下来最关键的是要发展养老服务业,“只有这个市场发展起来了,他们的待遇才会有更好的提升。当然,一个行业的初期发展需要国家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p>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未来可期。但付春梅认为眼下更为迫切的是,国家层面对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要明晰,岗位边界要清晰,岗位能力要明确,同时明确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只有整个规划明晰了,年轻人才能看到自己在这个行业的未来和希望?!?/p>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实习生 叶芃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vb017.jklrr.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政策要闻】推动长护险立法应对人口老龄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加快推进长护险制度建设,这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力量,以需求为导向,以法治为后盾。

    2025-03-18 12:03:19

  •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大国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2025-03-18 12:03:19

  • 【资本聚焦】发展银发经济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推动养老产业体系深度转型升级的有力手段,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与个性化的需求。

    2025-03-17 19:03:58

  • 【养老服务】养老“短托”,如何“托”起老人的晚年幸福?

    多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养老机构拓展短托服务业务,一方面解决了家有老人的一些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让不少老人有机会走进养老院,打破固化认知。

    2025-03-14 17:03:35

  • 【智慧养老】杭州:具身智能加速场景应用

    “具身智能”今年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广泛关注。在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具身智能领域重要“赛道”的外骨骼技术正加速融入民众生活,应用于养老、康复等领域。

    2025-03-14 17:03:35

  •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本届CMEF、CRS、CECN、LifeCare等系列展,将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