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经验交流暨专题调研活动中,来自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相关部门人员,以及金融机构、企业代表等,先后来到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四川孝慈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成都锦欣九九乐龄康养中心,实地调研成都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互联网+”养老实践、医养融合发展等方面工作,学习借鉴普惠养老先进做法。
线下:楼下看病楼上养老“医养康”融合
“多少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入驻进来?”“老人平常怎样使用按摩椅方便?”……在位于锦江区的成都锦欣九九乐福养老中心,调研组详细询问老人们的生活、就医等状况。
该康养中心紧邻白鹭湾湿地公园,通过与成都锦欣老年病医院建立医养护共同体,形成了“楼下看病,楼上养老”的“医养康”融合服务格局?!懊扛龇考渚浔噶说缱雍艚邢低车缺乇钙罚拚习枋┦迪至巳哺?,并为老人们设置了活动室、康复室等活动区?!本菘笛行南喙馗涸鹑私樯?,该中心还将医疗、康复、护理、心理等在医院才能享有的医疗和护理服务纳入养老日常工作范围,为每位老人建立医疗档案,随时记录老人健康变化;对有老年性疾病、特殊病情的老人进行重点监测和康复训练。
“这里设施设备齐全,更有丰富的娱乐健身活动,饮食的营养搭配也非常合理?!敝厍焓蟹⒏奈缁岽Ω贝Τせ评硎?,重庆目前也在大力推行“医养康”融合养老模式,这里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希望以后有更多交流机会,推动区域性社会养老事业发展。
在成都锦江孝慈苑,机构+社区+居家+医疗的康养综合体模式,让老人们再不必为养老犯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居家照护服务、康养旅游旅居基地,这样的模式让调研组纷纷点赞?!巴ü喂?,可以看出成都在养老服务业方面做得非常专业?!备仕嗍》⒏奈耐醺暝尢镜?,这里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娱康乐等各种服务,满足了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值得学习借鉴。
线上:动态收集老人需求服务标准化
针对空巢、独居、高龄老人,通过增设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关闭门传感器、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等设备,为老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守护……
“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是武侯区打造的“互联网+”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也是该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的一种体现,旨在为困难家庭老人和老人们提供基本养老、护理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
该平台通过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打造“关爱地图”,动态收集辖区老人分布情况、身体情况、经济来源、养老服务需求,以及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点位的布局情况和服务内容,并定期进行分类梳理,制定体系完整、内容清晰的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引。
截至2018年,通过“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共开展了线下居家养老服务7.5万余次,推动了养老服务向小区、院落延伸,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样的“互联网+”养老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兴趣。湖南省株洲市发改委的余燕认为,“互联网+”,可以实时掌握辖区老人们的健康、生活等状况,同时,结合线下日间照料中心、志愿者、养老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实现资源整合、有效对接,实现了养老服务数据化、标准化,让老有所养,也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温暖。
本报记者杨彩华王李科曹凘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025-03-19 16:03:43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2025-03-19 16:03:52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百穗养老服务中心因引入清雷科技数字医养解决方案的突出成效,成为南充市融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2025-03-19 15:03:36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纳金村委会积极响应上级“科技助力养老”号召,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安全保障水平,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25-03-19 15:03:2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2025-03-19 15:03:27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