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记者从山东省东营市人社局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经市政府同意,东营市计划建立居民养老“双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并适当增加了65周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
计划建立居民养老“双机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确定标准并全额支付给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系数确定。根据省有关规定和东营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力状况等实际情况,东营市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对65岁及以上参保居民予以适当倾斜。其中,年满65周岁不满75周岁的待遇领取人员,在现有基础养老金标准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额应不低于5元;年满75周岁及以上待遇领取人员,在现有基础养老金标准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额应不低于10元。所需资金由市县区财政按照2:8比例负担,其中,利津县按5:5比例负担。
按照省统一安排部署,东营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每5年至少调整1次,且不低于省定增长额度。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委和市政府确定;县区基础养老金的调整,由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县区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请县区党委和政府确定。
建立缴费年限养老金激励基金
同时,为鼓励引导居民早参保、长缴费、不断保,对连续缴费满15年(不含补缴年限)的参保居民,每多缴1年,在领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每月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3元,所需资金由县区政府承担。
同时,执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财政厅统一设定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档次规定,全市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最低缴费档次标准每5年调整1次。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标准。
为逐步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居民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对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员适当增加缴费补贴,引导居民选择高档次标准缴费。根据东营市现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次,对选择300元、500元、600元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对选择800元及以上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80元。缴费所需的缴费补贴市财政承担,每人每年20元,其余缴费补贴由县区财政承担。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提高缴费补助,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加大资助力度。
实现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
另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15〕48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47号)规定,按照省统一部署,东营市将开展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对未开展委托投资、留存在县区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严格按规定存银行、买国债,不得违规投资运营。
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各县区将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切实把政策落实到位,相关标准和政策也会及时报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同时,市人社局还将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准确宣传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让参保居民形成合理预期。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该政策于5月7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自2019年1月1日起至本实施意见实施前还会对年满65周岁及以上待遇领取人员年龄倾斜增加额进行补发。(闫雯雯 袁霞)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 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
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年满65周岁不满75周岁的待遇领取人员,在现有基础养老金标准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额应不低于5元;年满75周岁及以上待遇领取人员,在现有基础养老金标准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额应不低于10元。
按照省统一安排部署,东营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每5年至少调整1次,且不低于省定增长额度。
● 建立缴费年限养老金激励基金,同时对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员适当增加缴费补贴。
对连续缴费满15年(不含补缴年限)的参保居民,每多缴1年,在领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每月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3元。
根据东营市现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次,对选择300元、500元、600元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对选择800元及以上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80元。
● 实现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
按照省统一部署,将开展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三类慢病老人如何吃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025-03-19 16:03:43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2025-03-19 16:03:52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百穗养老服务中心因引入清雷科技数字医养解决方案的突出成效,成为南充市融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2025-03-19 15:03:36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纳金村委会积极响应上级“科技助力养老”号召,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安全保障水平,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25-03-19 15:03:2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2025-03-19 15:03:27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