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七日上午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记者 肖 勇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7日上午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参加审议。江苏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会议。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审议意见。
在认真听取吴政隆、王立科、唐金海、张爱军、银燕、谢志成、葛菲、侯学元、王芳、熊思东等代表发言后,孙春兰指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工作、分析问题、部署任务实事求是,操作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多,面临的挑战比预料的大,但是取得的结果比预期的好。取得这些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运筹帷幄,把方向、定政策、促改革,推动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孙春兰强调,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托底和促进作用。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落实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高??萍即葱伦饔茫哟蠡⊙芯客度肓Χ?,通过创新来培育发展新动能。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改政策落地见效,多措并举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围绕重点学科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化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和绩效考核,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增加高质量民生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养老、体育、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和产业发展,促进智慧养老、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孙春兰充分肯定了江苏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她指出,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领域改革开放步伐更加稳健,民生福祉改善更加明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希望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改革奋进,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步,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记者 耿 联 陈月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动适老化改造和创新,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支持闲置公共服务资源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5-03-18 12:03:18
今年全国两会,“机器人养老”话题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建议,将发展养老机器人纳入新的战略规划,重点推动社区和家庭养老机器人发展行动计划;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养老机器人的日常使用可能在未来3到5年内逐步变成现实。
2025-03-17 19:03:58
在9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中国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的主要举措和目标时指出,“我们大力发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p>
2025-03-10 10:03:54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3.1亿人,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据调查,全国有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系统部署,专门提到“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如何做好社区服务,让老年人更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
2025-03-03 12:03:15
现“幼有所育”,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通过实施重大专项支持一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机构、普惠托位建设,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如今,有送托需求的家庭越来越能够实现入托可及。在上海,社区嵌入式托育点“宝宝屋”能够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服务
2025-03-03 12:03:14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