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出新规
■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参加何种类型养老保险,按4种情形进行明确
■对养老保险待遇的核定进行规定
日前,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该厅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等事项作出规定,各类职工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得到进一步明确。
《通知》按4种情形,对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应参加何种类型养老保险进行明确——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及其编制内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14年9月30日前单位类别划分为行政类或公益一、二类的事业单位;2014年10月1日后单位类别划分为行政类或公益一、二类的事业单位(原单位类别为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且从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及其编制内工作人员,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批复文件印发之日的次月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14年10月1日后单位类别划分为行政类或公益一、二类的事业单位且已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单位类别为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2014年10月1日后单位类别划分为行政类或公益一、二类的事业单位。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类别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单位类别为企业或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后单位类别划分为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
单位类别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尚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单位类别为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其编制内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企改制到位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通知》还对养老保险待遇的核定进行规定。单位类别原为企业或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后确定为行政类或公益一、二类的事业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后,改制前已退休人员已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维持不变,从编制部门明确单位性质的次月起,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今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
原单位类别不属于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后,2014年9月30日前已退休的原编制内人员,其按机关事业单位原有退休制度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并参加今后国家和自治区统一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调整;2014年10月1日后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内退休的编制内人员,按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执行。
机关事业单位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的编制内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停发其工资待遇或不计算工作年限的,不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停发退休费,转为发放生活待遇的,生活待遇由原工作单位发放,不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将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积极参与与东盟国家的监管合作交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中医药理论、文化、服务和产品走向世界,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药品监管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6-12 16:06:30
6月11日,记者从南宁市民政局获悉,民政部、国家数据局日前公布48个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南宁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城市。根据安排,计划2025年12月31日前,南宁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和养老服务行为全流程智慧监管。
2024-06-12 15:06:40
拥有生态优势和长寿名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加速打造辐射东盟的大健康产业,着力创建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宜居康养胜地。
2024-06-11 18:06:19
近年来,面对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建行广西区分行在发展养老金融、助力第三支柱建设、布局养老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执新金融之笔,着力书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2024-04-08 20:04:33
近日,广西印发《广西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试点,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布局,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创新发展“移动型”助餐服务,完善就餐运营支持政策,积极构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不断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和水平。
2024-01-16 18:01:43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