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时代,跳槽换工作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有些人往往还牵扯到跨地区流动,或者“跨身份”流动。那么,身份变了,或者工作的城市变了,已经参加的养老保险怎么办?其实,养老保险的衔接还是有些学问的。
问题
“职工”“居民”身份如何切换
提醒
职工缴费已满15年的 最好按职工领取待遇
很多人在有工作的时候,参加的都是国家强制参保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时候会赋闲在家,或者自己做些小生意,或者以灵活就业的方式谋生,因为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所以没有再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而是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些人的工作状态很多变,在职工和无业居民两者之间不停切换,可能这两种保险交替参加过数次,等到将来退休时,就会面临一个不知道该怎么领取待遇的问题。
一般来说,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是高于居民养老保险的,所以如果条件符合,当然是尽量走职工养老保险退休更划算些。
按照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简单来说,就是退休时要看缴费时间,先往职工养老保险那边靠,如果那边的缴费年限够15年了,就优先走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实在不够15年的,再转到居民养老保险那边去。
明白了走哪种保险退休之后,下一步,还有该到哪里去办手续的问题。如果是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需要先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确定待遇领取地,然后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关系归集至待遇领取地,再办理制度衔接手续。
同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需要在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提出申请办理。
问题
“体制内”人员流动怎么办
提醒
从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 转移关系的同时要转移基金
除了一些参保人员是在职工和居民两种身份之间互换,还有一些人是从“体制内”走出来,到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尤其是近几年,公务员跳槽或辞职转行的事例不断出现。不少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人员为自己的梦想选择离开,到“体制外”去实现人生价值。过去,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跟职工养老保险是实行“双轨制”的,但近年来已经实现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他们也会涉及到一个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来说,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的,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内跨统筹范围流动的,在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转移基金。
参保人员从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的,在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要转移基金。参保人员经组织批准从机关事业单位调动到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调入企业参保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员因辞职、辞退等原因离开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户籍所在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保经办机构。以后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就业参保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号)相关规定执行;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保留人事关系期间,可暂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待其正式办理离职后,根据其重新就业情况,按照上述办法相应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从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的,个人缴费部分按计入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计算转移;单位缴费部分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
参保人员从企业流动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转移比照国办发〔2009〕66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其中,改革前曾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按照上述办法转移接续在企业参保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改革前参加地方原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改革后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不转移参加试点期间的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改革前的个人缴费本息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有关规定执行。
问题
重复参保退休待遇怎么领
提醒
不能同时享受两份待遇 重复缴费居民险须退还
有时候,一些参保人员会出现重复参保的情况。明明自己有工作,工作单位也给交着职工养老保险,但又以无业居民的身份参加了一个居民养老保险?;褂行┤嗽谄渌鞘写蚬?,上了当地的职工养老保险,却仍在老家交着一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者新农保。一些人心里还有个小算盘——将来退休时可以同时领取两份养老金??墒导噬希谕诵菔?,重复参保是不会领取双重待遇的。
按照规定,参保人员若在同一年度内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其重复缴费时段(按月计算)只计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并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退还本人。
对于同时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终止并解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除政府补贴外的个人账户余额退还本人,已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应予以退还;本人不予退还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或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中抵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2025-03-18 12:03:19
多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养老机构拓展短托服务业务,一方面解决了家有老人的一些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让不少老人有机会走进养老院,打破固化认知。
2025-03-14 17:03:35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举行小组会议,如何提升居家养老质量、让养老变“享老”成为会上的热点话题。
2025-03-10 10:03:53
随着我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新兴技术持续涌现,推动“智慧养老”成为银发经济的热门赛道之一。
2025-03-10 10:03:53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个人养老金制度可以有效帮助个人提前理性规划养老储备资金?!蹦娜松缣喙馗涸鹑私樯?,方案通过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种类、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增加提前领取情形、依托电子社??ń⒏鋈搜辖鹑刺醴裉逑?,健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等人性化制度安排,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让更多人自愿参加进来。
2025-02-19 12:02:59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