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李亚彬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英晟
1月2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大型晚会《守护夕阳——养老护理职业荣耀盛典》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晚会现场,9位养老护理员分享了他们养老护理的感人故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举办这台晚会,目的是唤起全社会对养老护理职业的关注和尊重,让公众感受养老护理从业者的职业精神和大爱情操。
9位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层面的养老护理员,他们当中有因投入工作而多次错过给儿子过生日的高媛,有背井离乡多年无法回家看望患有疾病父亲的史润萍,有曾身患癌症却放弃健康而选择陪伴老人的钱春燕,有倾尽一生精力和财富专注养老护理事业的朱友好,有放弃优越工作转行被父母埋怨的孙守亮,还有历经瘫痪的赵长水……他们是全国40万养老护理员的缩影。
养老护理是一个专业工作
在人们的印象中,养老护理员往往与“保姆”画等号,他们的工作无非是照顾老人吃、喝、拉、撒。实际上,养老护理员不仅仅是老人生活上的照料者,还是他们的健康“保健师”和心理“咨询师”。养老护理是一项融各种技能于一身的专业性工作。
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的杨凤花是养老护理行业的翘楚。她工作的养老院多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常年卧床老人居多。对于照护卧床老人来说,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防止褥疮的发生。褥疮是常年卧床老人常见病之一,因其极易产生并发症成为很多卧床老人的“杀手”。为减少褥疮的发生,杨凤花学习了很多相关医疗知识,多次参加行业培训,提升护理技能,并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预防褥疮的护理方法:按照国家护理规范标准,每位卧床老人至少2小时翻一次身,对于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1小时翻身一次,并配合自创的防褥疮手套等工具和活动手法。凭着过硬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的知识以及爱心与耐心,杨凤花创造出养老院10年没有原发褥疮的业绩,被同行称为奇迹。
养老护理员的职责除了日常照护、养生康复,还要保障老人的心理健康、精神愉悦,甚至要在特殊的人生阶段,帮助老人维系体面和尊严。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表示,像杨凤花这样的养老护理员还有很多,他们为养老护理行业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作出了表率。
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努力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p>
当今社会,子女与父母分开住十分普遍。父母年老后,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子女希望老人能够得到专业照看。据统计,我国目前失能、半失能老人有4063万人。按照国际标准,失能老人的照护比应为3:1,按照这一标准,养老护理人员应达到1300万人才能满足养老照护需求,可持有认证资格的在岗养老护理员却不足40万人,照护比例严重失衡。
有关专家指出,养老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对老年护理的需求巨大,养老服务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
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希望,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法律和制度标准,履行好养老服务的托底责任,同时各种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08日 10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025-03-19 16:03:43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2025-03-19 16:03:52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百穗养老服务中心因引入清雷科技数字医养解决方案的突出成效,成为南充市融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2025-03-19 15:03:36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纳金村委会积极响应上级“科技助力养老”号召,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安全保障水平,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25-03-19 15:03:2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2025-03-19 15:03:27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