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疾病,在全球有超4700万的患者,在中国有超1000万的患者正在承受其带来的痛苦。
这种疾病对家庭来说是一场「战争」,通常会持续 5~10 年,甚至更久......
战斗的一方,多是65 岁以上的老人和勉强支撑的家人。
战斗的敌人,有着一个广为人知却并不被尊重的名字——老年痴呆症。
这种疾病会逐渐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和行动能力,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说话、吃饭,忘记身边的亲人,以及找不到回家的路。
对患者来说,痛苦不仅仅是来自身体,更有精神上的折磨:丈夫不再认识妻子、母亲认不出儿子的模样。
遗憾的是,当人们提起它时,更多的将它作为衰老的自然现象——「老糊涂」。
众多社会组织和一些医学家一直在倡导以更尊重的方式称呼这一病症——“认知症”。
忘记全世界,我也认识你
目前,中国患认知症的人数超1000万,位列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庞大的患者群体,它不仅关涉到患者生命无可救药的凋败,饱受着疾病的痛苦;也关涉到其家属的身心俱疲,饱受着照看的折磨。
《我只认识你》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便是这种疾病带给一对在时代浪潮中历经悲欢离合的老人,在他们携手走到生命最后一段岁月时,遭遇到的“阿尔茨海默病”困境。
是的,阿尔茨海默病改变了这对老人的一切。(“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认知症类型,占所有认知症的60%以上。)
树锋和味芳是一对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从年轻时就开始爱慕树锋的味芳,不经意间等了他十几年。1970年,他们终于走到一起,那时,树锋43岁,味芳42岁。
晚年的味芳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她逐渐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不记得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发卡用过一次后再也找不到、儿子站在面前被当成亲戚、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不认识,但是,她只认识她的老伴儿树锋,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拉着她手的树峰。
对于他们而言,
爱就是味芳出门穿什么衣服都要问树峰
爱就是味芳找不到发卡时树峰从抽屉里变出来给她
爱就是味芳不假思索的那句:如果他先走,我第二天就走……
重新定义双十一: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
这部纪录片在11月11日首次来到北京,并在一座百年影院放映。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期和地点,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平台“二毛照护”的CEO侯荟说:“在很多人眼中,11月11日是光棍节、购物节,但我们想给它重新定义为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选择在中国电影诞生地——前门大观楼影院,是想让更多人带着自己的爱人,来这里感受别样的爱情。”
当谈到发起首映礼的初衷时,侯荟说:“面对认知症,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用更专业的照护服务让家人更有尊严的生活,用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家人争取更多权利......”为此,二毛照护联合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健租宝、记忆健康360工程等机构,发起这场首映礼活动,并且在观影后共同倡议大家加入到“认知症好朋友”公益行动中来。
此刻,我们都是认知症好朋友
11月11日,四百余名观众来到大观楼影院观看电影首映礼,社会各界关注老年健康、关注认知症的爱心人士聚合到一起,共同感受和见证了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和“认知症好朋友”公益倡议活动。
影片导演赵青女士专程从上海赶来,在现场为大家揭晓片中的树锋和味芳就是她的叔公和叔婆,并分享了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真挚感情。
首映礼还邀请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芳华老师现场主持,同时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中国认知症好朋友的发起方——记忆健康360工程主任洪立老师和认知症家庭照顾者现场交流。
何为“认知症好朋友”公益行动?
认知症好朋友,英文名称是Dementia Friends,是全球认知症领域最大的社会行动。目前全世界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这一行动,好朋友的人数已经超过1,300万。2016年,记忆健康360工程与英国阿尔茨海默学会正式合作,把中国的认知症好朋友纳入到全球的Dementia Friends行动。目前中国有近7万名认知症好朋友。首映礼结束后,主办方别出心裁的设计了“认知症好朋友”倡议宣言活动,号召观众共同朗读倡议词,一起加入“认知症好朋友”公益行动中。倡导每个人都来学习一点认知症的知识,了解认知症的影响,愿意理解和善待身边有认知症的人,尽自己所能带来改变。
△图为78岁的观众填写的心愿卡
希望这部让人感动的纪录片获得观众的认可,引发传播被更多观众看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成为“认知症好朋友”,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让老人们能够拥有一个真正快乐而有尊严的晚年!
也许,通过一点点的努力,变化就会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没有了
“饿了么”总裁方永新说,“未来,老年助餐服务将从送餐拓展到更丰富的助老服务场景,将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的温度?!?/p>
2025-03-18 12:03:19
多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养老机构拓展短托服务业务,一方面解决了家有老人的一些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让不少老人有机会走进养老院,打破固化认知。
2025-03-14 17:03:35
北京将推进多层次医养协议合作。推动新版《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文本(参考)》,加强服务供需对接,提高协议合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养老机构做到“应签尽签”。
2025-03-10 10:03:54
“90后”藏族姑娘格西王姆是阿坝州马尔康市老年养护院院长,她18岁进入养老服务业,从护理员干起,16年来一直忙碌在养老服务一线。作为来自养老护理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格西王姆怎样履职尽责?有什么不一样的感人故事?
2025-03-10 10:03:53
据古荡街道古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共有60岁以上老人1299位,其中,孤寡、独居、特殊老人236位,当前社区的志愿服务力量,远不能满足照料服务老人的需求。“有了‘小西’的加入,借助科技力量,将能很好地解决我们的痛点,让老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p>
2025-02-26 16:02:11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