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住在敬老院的老人进行体检
首届“南山峰会——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策略论坛”于26日至27日在三亚举办。此间,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应对中国老龄化,“医养结合”是关键。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人。中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实施,老龄与卫生健康事业的结合愈加紧密,下好“医养一盘棋”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数据显示,中国慢性病老人接近1.5亿,慢性病患病率高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校长郑忠伟认为,当前,要强调以预防和护理为基础的“全人全程”新型医疗方式。在老年的不同阶段,追求不同的治疗效果,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甄炳亮表示,目前开展的医养结合服务中的“医”在现实中有3种表现:其一是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服务,如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其二是长期照护服务,针对慢性病、多发病等引起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长期照料和非治愈性护理;其三是医疗,主要是为突发疾病的老年人进行治疗,需要医院支持、医保报销。
业内有说法称,2012年是对养老产业进行梳理,并逐渐理清产业链脉络的一年。2013年,是养老元年。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指出,现在每年出台的养老方面的政策越来越多,2017年出台养老相关政策已经达到54条,远远超过2012年的5条政策数量。养老产业方面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养老产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表示,当前,养老服务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制定养老服务政策进入到具体落实阶段;从强调服务设施硬件建设转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提供精准服务;并更加明确养老服务的本质属性。
健康老龄化是老龄化社会的更高要求,医疗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副司长蔡菲坦言,目前,发展医养结合还有很多制约性的问题。比如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有待完善;医保政策还需进一步衔接;专业医护人员的缺口较大,亟待加快培养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