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端外围安排_全国900城市空降活动预约入口_qq上叫小姐人到付款的_全国高端空姐经纪人

全国智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工程 健康中国(2016年度)公益传播先进组织 大国养老

兰州:多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

2017-12-26 15:31:34   来源: 兰州日报 浏览:110
2017年,兰州市卫生计生委以全国、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联动,高标准试点,打造医养结合融合多种模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新路径,全力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

2017年,兰州市卫生计生委以全国、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联动,高标准试点,打造医养结合融合多种模式,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新路径,全力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机构27家,其中公办7家、民办16家、医养结合机构4家,床位总数6107张;18家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和老年病床位,共设置床位500张,占医院总数的69%;26家县级以上医院均设置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覆盖率100%;能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19家,占养老机构的70.4%;全市居家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率达到73%;医养结合试点示范机构推进顺利,目前比较成熟的试点示范机构达到27家。

街道社区开启“健康小屋”模式

医疗机构“双资质”模式。城关区康乐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4家医院持有双资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共设置养老床位1600张。城关区康乐医院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建立完善了机构老年人医疗、养老互相转接的标准化运行机制,树立了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分类管理”和“医保、养老”费用科学结算的典型模式。

□资料照片

街道社区“健康小屋”模式。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依托民政部门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城市建设平台,积极和街道协调配合,通过街道(社区)提供医疗用房、卫生计生提供人员和设备等形式,在街道为老服务中心(虚拟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健康小屋,开展老年人血糖、血压等监测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健康体检、康复理疗、健康讲座等活动,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提供健康保障服务,目前示范点已建成19个。

养老机构“签约服务”100%覆盖

养老机构“签约服务”模式。为贯彻落实政府兜底保障政策,体现政府公益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立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社会福利院提供医务室用房和基本医疗设备,邻近的医疗机构配备医务人员和基本药品,在福利院开展入院老年人健康评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和开展定期体检、巡诊、预约挂号、开辟就医绿色通道等措施,现全市7家政府兜底保障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已全部和相应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签约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资料照片

医疗机构“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盎チ?医疗服务”是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西固区先锋路街道花园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将“居家养老健康服务信息”??樵黾拥健盎チ?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中,建立了“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网上“适时监控、预约挂号、预约床位、上门诊疗、医疗急救”等医疗服务项目,目前已为80户老年人家庭配送了监控设备,示范点是全市唯一一家开展“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的医疗机构。

65岁以上老人签约率达73%

医疗机构“进驻养老机构”模式。安宁区创新工作思路,将万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在美好家园(兰州安宁)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内,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中心老年人开展基本医疗、建立健康档案、实施慢病管理、开展健康讲座,为残疾老年人、慢病老年人开展中医健康保健指导、饮食指导、传统中医按摩康复等,免费为入住老年人开展血压、血糖监测,密切关注指标异常老年人身体状况变化,及时向中心提供护理建议。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周边大医院签约就医绿色通道协议,对中心急危重症老年人实施及时救治和双向转诊。

社区卫生机构“居家养老签约服务”模式。为规范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为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养老提供医疗服务,印发了《全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六服务、一规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六服务”:一是深化居家养老签约服务;二是推进社区养老协同服务;三是强化机构养老合作服务;四是提升基层医养融合服务;五是促进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六是拓展基层健康信息服务?!耙还娣丁保汗娣斗衲谌萦肓鞒獭H幸劳屑彝ヒ绞η┰挤衿教?,加大65岁以上居家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签约服务力度,截至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率达到73%?;阋搅苹鼓谏柚昧酥幸秸锪剖摇⒗夏耆丝蹈词?、理疗室和健康教育室,印制了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为辖区老年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提供全方位的中医医疗服务。

更多精彩养老资讯,欢迎关注养老网 vb017.jklrr.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中国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博览会融合上海年度优秀展览会称号

本届CMEF、CRS、CECN、LifeCare等系列展,将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新研究发现:亚太地区成人对自身听力健康重视不足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AI、机器人、语音助手:中国银发族的养老“新朋友”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AI养老未来应与传统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模式深度融合,同时融入人文精神,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陕西出台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银发经济”方案如何为世界提供借鉴?

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利用科技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人工智能与养老的真正结合,这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以标准化建设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猜您喜欢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