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去年的山东省两会上,杨静、曾燕等8名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时隔一年,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建议的落实情况。
朱来东、郭军夫妇是淄博市博山区退休职工。只要家里没事,老两口每天都会来到社区里的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和这里的老人一起唱唱歌、跳跳舞,中午再花上几块钱吃顿饭。
郭军告诉记者:“就我们老两口在家,中午在这里吃完了以后,他们这里还有休息室,去休息一下?!?/p>
在山东,像朱来东、郭军这种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有1900多万人,占到全省人口近五分之一。跟这个庞大的数字相比,养老保障没有形成一个完善、有效的体系。目前,全省的养老机构只有3200多家,每一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只有33张。占据养老主导地位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软硬件建设也不到位。
山东省人大代表杨静认为:“养老还是比较严峻的。政府是不是应该有个居家养老,或者是一些什么政策,整体地把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起来?!?/p>
为了落实好代表建议,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的办理方案。去年5月份,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方案,重点突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和基本养老服务四个方面,提升全省养老服务水平。
山东省人大代表曾燕表示:“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对城乡特困老人的兜底保障作用的同时,将养老资源更多的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
淄博市博山区12349居家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梅介绍说:“让老人不用到养老院,不用离开熟悉的老伴、老房、老邻居,从而完全实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按照山东的十三五规划要求,未来几年,省级财政每年要安排10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向社区、居家和农村养老倾斜,到202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记者 侯洪强 陈志富 淄博台 王学深 临沂台 曹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