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山区留下来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山区养老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自北京市密云区“两会”上了解到,近年来,该区重点开展了“幸福晚年”工程,通过“幸福晚年驿站”、“邻里互助”和“老年扶助”三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难题。
北京密云目前共有8.7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山区多,老人居住分散,传统养老观念又比较根深蒂固,他们更希望在家养老,哪怕到城区儿女家里养老的人数也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相对比较低,进入机构养老所,也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自2015年以来,密云已在24个山区村,依托原来村集体的公共设施,或者是闲置资源,通过提升改造,已建成25个小型的养老服务设施——“幸福晚年驿站”?!安唤鼋鑫夏耆颂峁┘醒系某∷灰夏耆死吹秸饫?,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满足,来喝口水,或者过来吃顿饭,到冬天了,高龄独居老人,也可以到这里来住?!泵茉魄裾值南喙馗涸鹑私樯?。目前经过梳理,驿站可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老,精神慰藉,医疗服务等七大类,近二十项服务。通过驿站工作人员到村里去挨家挨户巡查巡视,老年人有什么需求,直接由驿站提供服务。目前,已经建成的驿站可以辐射区域内5000余老年人。
针对农村老年人居住特别分散的区域,如冯家峪三岔口村,涉及十三个自然村,老年人居住分散,通过集中养老服务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密云区民政局就在村里建立邻里互助员队伍。通过邻里互助员的日常巡视,为老年人提供代买代缴代购等服务。以互助员自家为半径,确定辐射范围。目前全区共有11支队伍,130余位互助员,可以涵盖服务老年村民500余人。
此外,针对农村“分散五?!崩先思翱粘病⒍谰尤粘I钗奕苏樟系奶氐?,以村委会为主体,将分散五保及空巢、独居老年人,利用自己宅院改成具备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的小型幸福院,使有意愿共同居住的老年人集中供养,通过“低助高、强扶弱”互相帮扶、共同生活。并在村内设立公益性岗位,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目前已经建了3处“老年扶助幸福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龙振养老:关爱社区“四有老人”
下一篇:“远程医疗”入驻养老驿站
3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获悉,为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民政厅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十项措施丰富老年文化繁荣养老产业。
唯有将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入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社会参与的全局,才能让亿万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毕竟,老龄社会的终极考验,不是“如何养老”,而是“如何让生命优雅地老去”,而标准化正是通往这一愿景的基石。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国声智库
学术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著作权登记证书(国作登字-2016-F-002754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1110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677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东240106号
Copyright © 2016-2024 GuoJiaYangLao.com 养老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4960号-2